新聞中心
當前位置:首頁 > 行業動態 > 正文
用硫酸“養”鰻魚?
瑞典,作為諾貝爾的誕生地及諾貝爾獎的頒獎地,歷來都是很 “會玩”的國家的代表。瑞典赫爾辛堡的凱米拉化工廠,在阿法拉伐的幫助下他們就在做一件很好玩兒的事情——用硫酸“養”鰻魚。當然,有點生物知識的人都知道,直接把鰻魚丟進硫酸里邊,無異于將其“不人道的毀滅”。所以這里的“養”,當然不是指這個。
最開始凱米拉化工廠只是想尋找一個項目來利用余熱交換后的溫鹽水。于是就有人提出來是不是可以利用這種溫鹽水來養殖鰻魚,因為鰻魚的生長有個小小的“怪癖”:在水溫15℃以上鰻苗才能正式開始攝食與生長。所以養殖鰻魚需要持續穩定的溫度。起初人們覺得這只是個難以實現的“瘋狂的想法”,但后來他們找到了阿法拉伐。
通過使用阿法拉伐提供的半焊式板式換熱器,凱米拉化工廠在他們的硫酸生產過程裝配了單獨的熱回收閉合回路,將硫酸生產中產生的大量余熱收回來。其中大部分用于加熱赫爾辛堡地區的供熱用水。而剩余的部分,就被用來保持鰻魚養殖池的水溫???,硫酸就是這樣“養”鰻魚的。 聽起來過程很簡單,但是如果沒有采用D205材料的半焊式板式換熱器,那么這一切到今天就只能是個想法。D205材料是由高硅含量的鎳合金組成的,材料決定性質,D205耐強酸腐蝕的特性是毋庸置疑的。而在硫酸的處理過程中,耐腐蝕是對設備的最基本要求。正是因為阿法拉伐獨一無二D205材料板式換熱器與凱米拉化工廠想法上的契合。硫酸“養”鰻魚的“瘋狂想法”才得以實現。
從20世紀80年代中葉,凱米拉化工廠就在阿法拉伐的協助下完成了工廠的改造,并成立了Scandinavian Silver Eel(SSE)銀鰻保護協會,將原生在英國的塞文河受到生長空間限制的小玻璃鰻引入到他們的鰻魚養殖池。因為小鰻魚受環境影響較大,經常會因找不到棲息地而死亡。而SSE的職責所在就是幫助保持鰻魚在波羅的海中的數量,三分之二的鰻魚會被放歸到歐洲的河流中,以此保護鰻魚的種群。而剩余的則用于市場出售。
據歐洲硫酸協會統計,僅2008年一年,硫酸產量就高達1.95億噸,其中產生的余熱是我們無法想象的,將那些廢熱水直排進海里,無異于人為的“煮?!?。但如果多一些阿法拉伐和凱米拉化工廠這種天才創意的合作,將能源回收與生態養殖等結合在一起,那么又能為地球節省出多少的能源,為我們的生態環境做出多少的貢獻!實在可謂是小升級,大收益。